当前位置: 首页 >> 攀大要闻 >> 正文
攀大要闻
【攀登四十载】数智赋能 互联共生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建设与发展纪实
2023-10-27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点击数:

计算机类专业是建校以来最早创办的专业之一,1985年大专电算班开始,先后开设过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2004年成立计算机学院,2006年数理部数学部分并入计算机学院,2021年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学院承担了5个计算机本科专业办学和计算机、数学2个公共基础课全校的教学工作任务。目前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400余人。学院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自律争先,在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培根铸魂,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坚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全体师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基础。严格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会制度,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理论学习,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院高质量发展中贯彻落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建引领全员育人协同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让党建引领在学院班子、党员心中生根发芽,融入到党员学习工作中,成为全体党员的共同目标和自觉行动,自律自强。实施“全员育人”综合改革,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和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创新党建工作,有效融入落地落实。结合IT学科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形成了一批“党建+”特色品牌,积极探索计算机“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强化“数计E家人”党建品牌,创新“两红支部工作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用,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律争先,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需求,围绕行业和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院秉承“据于道、精于用、成于业”办院理念,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紧跟行业产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强化数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服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专业、职业、企业、行业、产业“五业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学科专业+产业”特色鲜明。扎根地方,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培育具有相对优势、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呈现出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自身成长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现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信息与计算科等计算机类专业群,涵盖硬件建构、网络通信、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智能等行业产业,从硬件、软件、系统到大数据处理、智能应用,层次性系统性强,对接地方特色行业产业,从“硬件、软件、系统、智能”层次性分类培养行业产业人才,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紧密联系

聚焦应用型人才需求,培养紧缺一线计算机人才。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面向就业强化岗位胜任与持续发展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地方高校数字化转型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新体系,实施聚焦需求、多元融合、多维协同”进阶递进能力培养,为地方输送紧缺计算机专门人才,90%同学在攀西及四川其他地区就业发展。2019年教育部ICT创新基地巡检专家组好评,作为优秀案例在教育部媒体发布

三、建设内涵,提升学科专业特色

人才强院,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师资队伍。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持续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高层次领军人才工程”、“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坚持推进“教师企业锻炼与培训计划”,实施校企双聘制度等“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机制。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工程应用能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职工100余人,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博士16人,85%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72%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过企业培训、具有工程经历或拥有工程师等职业证书,企业兼职教师16人。

聚焦专业内涵,提升品牌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js4399金莎官网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优秀示范专业、四川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已经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自评网络工程专业为教育部ICT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特色专业、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首批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专业校级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学生报考第一志愿、就业率及就业品质和学生满意度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学院立项省部级校验和质量工程35项、省级一流课程与示范课程5校级混合教学改革项目13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获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2022年获得教学成果省级特等奖1项、教育部“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奖并会议交流。

打造数字化训练环境,培养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创新“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模式,长期与中兴通讯、中软国际、攀钢集团、达内集团等10余家IT行业代表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了行业应用型人才。建有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网络工程、云计算、数学建模等14个专业实验室,3个创新实验室,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11个。建成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获批“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ATAC授权考试中心、中国电子学会编程考点。近年来,学科竞赛获奖省级以上共548项,其中,国际、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共60项,完成国家大创项目25项,“互联网+”与“挑战杯”大赛金奖、银奖、铜奖等15项。

四、聚焦行业企业问题,组织科研服务地方

围绕国家战略资源开发,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开展计算机重点学科及硕士点建设,推进攀枝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省高校智能软件与大数据工程中心建设。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开发,与攀钢、攀钢城、攀国投、攀枝花经信局等校企地合作,组建团队技术服务,成果应用于钒钛资源开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农业、阳光康养等方面智能控制、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等项目,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聚焦行业企业现实问题,有组织科研。围绕“钒钛+”、“康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为目标,打造团队梯队,培养科研骨干,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能力,配套激励政策,强化项目研发,科研促进教学,“电子信息”硕士点为契机,对标攻关,有组织开展科研,成果明显。近年来,组建《基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物联网及大数据智能处理》、《大数据与智能软件技术》、《数论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其动力系统的研究》等5个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相关问题研究。先后建成了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攀枝花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获批教育部人工智能学院。学院主持、参研纵向9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0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0项,出版专著与教材42部,获四川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奖2项。

深耕地域经济,服务地方。围绕行业企业实际问题,开展横向项目研究,承担了攀枝花市智慧康养服务、攀枝花“十四五”网信规划、攀枝花尾矿库实时监测、攀枝花智慧水环境预测和追踪、密地现代物流园信息系统设计、智能化工业物联网信息安全系统、攀枝花布德镇实验田能灌溉控制系统、基于区块链的工业物联网信息安全平台、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知识产权平台、攀大高速公路门户等65项共1600万,为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地方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砥砺奋进,一路高歌,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数智赋能新工科,产教融合新引擎,学院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与时机,秉承“据于道、精于用、成于业”办院理念,围绕行业产业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学科专业优化、师资队伍打造、硕士点建设、科研服务地方、人才培育质量提升,坚持“转型提升、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特色学院”发展战略,聚焦建设“特色鲜明、区域知名、地方一流”计算机人才培养和公共基础教学高地,办学实力迅速提升、学科建设突飞猛进、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社会服务成绩显著,在建设地方一流应用型大学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郑洪艳;审核/张靖 方青松